日前,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了《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相对于过去的“三品一标”——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、农产品地理标志,现在的“三品一标”——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绝对是一个提升版。所谓提升,即已不是过去单纯意义上的“三品一标”,而是在更广泛和更高意义上的“三品一标”,其目标和诉求,则是推动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新发展格局的形成。那么,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呢?根据笔者对方案的理解,可简单归纳为四个字:种、质、牌、标。
先说第一个字“种”
有句俗话说得好:栽什么种子结什么果。农业生产无论是数量型发展还是从数量型向高质量型发展,其制约因素很多,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者说决定性因素,便是农作物种子的质量,没有好的种质资源,即便老天爷再眷顾你,常年风调雨顺;你自己再辛苦劳作、汗滴禾下土,到头来收获的也只能是歪瓜裂枣。
但是,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,人们通过农业科研新技术,已经可以培育出各类产量更大、质量更优的农业新品种,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,就是有力的证明。这方面,还有很多潜在的农作物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,如水产品、畜产品及各种地方农作物。为此,《方案》中特别强调:要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,采取品种选择、比较试验、原种繁殖等技术措施,加快提纯复壮一批新品种;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,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,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等等,既宏观又具体。
再说第二个字“质”
开发和遴选好的品种,目的是为了推而广之,《方案》中就此作了很具体的描述:要推广一批强筋弱筋优质小麦、高蛋白高油玉米、优质粳稻籼稻、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品种。推广一批优质晚熟柑橘、特色茶叶、优质蔬菜、道地药材等品种。推广一批禽类、生猪、奶牛、水产等良种。集成创新一批土壤改良培肥、节水灌溉、精准施肥用药、废弃物循环利用、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。净化农业产地环境,针对不同区域土壤退化或污染现状,制定完善南方土壤酸化、北方土壤盐渍化、东北黑土退化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。加快治理修复,提高土壤地力,以清洁的产地环境生产优质的农产品。推广绿色投入品,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、缓释肥料、水溶性肥料、高效叶面肥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、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。推广粘虫板、杀虫灯、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。推广安全绿色兽药,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。构建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,分行业、分品种筛选农产品品质核心指标,建立品质评价方法标准,推动农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。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
三是个“牌”字
招牌很重要,金字招牌更是一个企业、一个产品乃至一个地区的生命线。农业领域在这方面可谓过于“谦虚和低调”。
平心而论,改革开放几十年来,我国农产品闻名全国的品牌有多少?更别说像杂交水稻这样誉满全球的农业品牌了。其实,我国地大物博,各地都不乏自古就有、闻名一方的农产品,那到底为何如此低调呢?思来想去,想起了一句成语——“锦衣夜行”,即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里行走。锦绣衣裳虽穿在身上,如果没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也像自己一样穿在身上,对于制作和售卖这件衣裳的人来说,岂不等于是自嗨。所以,构建新时期农业生产新格局的一个重要任务,就应当如《方案》中所说,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、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。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,培育一批“大而优”“小而美”、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,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、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。促进品牌营销,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,培育品牌文化,利用农业展会、产销对接会、电商等平台促进品牌营销,引导1000个国内优秀农业品牌参加国际知名展会,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。
最后就是个“标”字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市场经济也是标准化经济。无论是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还是品牌打造,都离不开以标准作为基础和前提。
过去,在很多人眼里,农业生产无标可依是常见现象,有人吃、有人买、能卖得出去就行了,哪儿那么多事?这种理念也许在国内还能凑合几年,但若想走出国门,恐怕就没“门儿”了。所以,《方案》首次提出一个新的标准理念:按照“有标采标、无标创标、全程贯标”的要求,加快产地环境、投入品管控、农兽药残留、产品加工、储运保鲜、品牌打造、分等分级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,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。同时,《方案》还提出,到2025年,建设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800个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00个。要开展30个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,建设300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,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,扶持一批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,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,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以带动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。
事实证明,农产品有标,不仅有利于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打开国内市场,也有利于走进国际市场。譬如云南省通海县是全省知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,尽管名为通海却不靠海,过去,靠传统生产方式,蔬菜产业难以突破发展的“天花板”。近年来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绿色种植、科技种植让蔬菜品质更好,从品种选定、有机肥提供,到栽种的行距、株距,都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指导。所以,这里的蔬菜质量不仅符合国内标准,部分产品还达到了国际标准。如今,所生产的蔬菜36%都销到了国外,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。去年,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15元。
综上所述,可以看出,此次“三品一标”方案的发布,其基本思路,无不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相契合。而这一契合的核心和实质,则是通过在农业生产领域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作者单位: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 |